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罗高寿(1932-2012)俄罗斯外交家、汉学家,俄前驻华大使
 

  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当代俄罗斯名人,除了普京和维塔斯,当属罗高寿(伊戈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加乔夫,Игорь Алексеевич Рогачев)。

  他在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任大使13年,许多人亲切地称他“罗大使”。但俄驻华大使并非仅此一位,国人为何偏偏对他情有独钟?其一,他是一位自始至终对中国持亲善态度的外交官;其二,他是一位学者型外交家,不仅对中华文化有精深的研究,也比苏俄任何一位驻华大使都熟知中国现状;因而有其三:身为苏俄外交官场中人,罗大使面对复杂环境,敢于旗帜鲜明地宣扬对华亲善。这方面,他亦可谓最独特的汉学家。俄国汉学家马斯洛夫也说,“他是俄罗斯一百年来优秀外交家中的精英。”

  他的父亲老罗高寿(Алексей Петрович Рогачев)也是一位了得的人物,是苏俄著名外交家和汉学家,最早将《西游记》《水浒传》等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译成俄语;上世纪20年代,还曾任中国国民革命军苏俄军事顾问的翻译。罗高寿的童年,就是随父亲在中国度过的。

  罗高寿1932年3月1日出生于莫斯科,1955年毕业于前苏联外交家摇篮——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此后一直在苏俄外交部任职。1992年到2005年间,他担任俄罗斯联邦驻中国大使,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首位驻华大使。俄外交部发布的悼文称,他担任驻华大使期间,“为俄中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为奠定两国基础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署、为俄中边境问题的最终解决,都做出了巨大贡献。”2005年卸任后,他又担任俄罗斯联邦委员阿穆尔州州代表等职务,被誉为中俄之间一架“看不见的桥”,为俄远东地区吸引中国企业的投资与合作做出贡献。

  罗高寿在华任职期间,与多位中国领导人见过面,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等。晚年忆起那些历史场景细节,他仍可娓娓叙来。

  我侨居俄罗斯十余载,曾当面向他请教两国关系中的问题。如一部分俄罗斯人误读中国,乃至对中国的发展持有偏见,莫斯科有家电视台还策划过一台主题为“中国的扩张”的互动节目。他说,他承认,俄罗斯过去一段时间对中国知之甚少,由于历史原因,大众传媒有关中国的资讯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这是俄罗斯对中国产生偏见的主要原因。目前这种状况有所松动,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两国的民间关系有显著改善。2009年至2010年期间,俄罗斯民调显示,几乎整个社会都认为中国是俄罗斯的友善国家,中国的发展与稳定有利于俄罗斯。

  至于怎样理解俄罗斯至今普遍担忧的“中国在向远东移民”问题,他坦诚地说:“俄罗斯确实有些政治家和记者故意煽动,夸大所谓‘黄祸’和‘中国威胁论’,但我认为,这不是事实。”他阐明了自己的看法: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境内的中国移民为35万到40万,而同期美国境内的中国移民人数为700万。21世纪以来,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中国移民与日俱增,并没有因为中国移民酿成问题,更没有受到威胁。所以,关键的问题不是移民的数量,而在于对移民的管理。沙俄时期,有超过20万中国劳工在俄罗斯境内参与修建中东铁路,工程完毕,中国工人如期回国。中东铁路后来对两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后一次见到罗大使是在去年7月。那时他因腿疾,在莫斯科总统医院治疗和休养。他抱怨医院饭菜不可口,没有中国饭好吃,还冲身边照顾他的中医刘医生狡黠一笑,用中文说:“弄个煮玉米吃也好啊!”病房里的气氛顿时活跃了。罗大使讲中文咬文嚼字,语法也循规蹈矩,还常纠正讲话有口音的中国朋友。他接过话头说,本来嘛,语言精确与否,甚至事关国家命运,一语不当,两国或可兵戎相见啊!

  话说到此,我心头一震:1969年中苏意识形态之争白热化,珍宝岛炮声隆隆,边境线弹雨横飞,甚至险些触发“世界核大战”。罗高寿即在此刻临危受命,出任苏联驻中国大使馆参赞。那年那月,中苏龃龉,艰难互动,到底是谁,哪句话有欠精准,使得两个大国坠入历史的盲区呢?。■

mF1W27ZIOntxem4bqsrlg9CayQCtN6fK1ZknL3zzh9re64gR6l本文转自财新网(http://www.caixin.com) uHTAHu1KuqYAZCYFose4sg4jMNvqEOAawiZq7mdkRv4b1p8QFS详文:http://opinion.caixin.com/2012-04-20/100386556.html 

话题:



0

推荐

孙越

孙越

406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旅俄作家、俄罗斯文学翻译家。博客所有文字皆系原创,版权所有,如欲刊载,敬请留言。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