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首页
经济
金融
公司
政经
世界
观点网
文化
博客
旅俄作家和翻译家孙越的博客
http://sunyue.blog.caixin.com
位置:
博客
>
孙越
> 个人分类 > 未分类
2017年12月29日 09:33
沙皇国师之死(四)
阅读:
评论:
0
拉斯普京在尤苏波夫家地下室餐厅里喋喋不休的时候,尤苏波夫却只在心中祈祷,希望拉斯普京尽快吃掉已经撒了氰化钾的馅饼,或者用下了毒的高脚杯喝点红酒,以便他早上西天。 拉斯普京也许是讲话多了有点儿渴,就让尤苏波夫给他倒了一杯茶,而俄国人饮茶的习惯要吃甜食,于是,尤苏波夫便顺手将撒过氰化钾的馅饼朝拉斯普京面前推了推,拉斯普京开始又是拒绝,他说:“不吃不吃,馅饼太甜了!”但他还是经不住甜品的诱惑,一块接...
阅读全文>>
2017年12月22日 12:13
沙皇国师之死(三)
阅读:
评论:
0
1916年9月19日,俄国杜马黑帮议员普里什凯维奇(Владимир Пуришкевич)在全体会上发表了措辞激烈的演说怒斥拉斯普京说:“我们再也不能忍受这个阴险的庄稼汉左右俄罗斯了!”他的话受到不少代表的追捧,更有人主动约他其商讨诛杀拉斯普京的行动方案,其中包括尤苏波夫(Феликс Юсупов)和德米特里•巴甫洛维奇(Дмитрий Павлович)伯爵等人。 话说拉斯普京很早就垂涎尤苏波夫太...
阅读全文>>
2017年12月18日 11:59
十月革命节为何变成了隐性节日?
阅读:
评论:
0
苏联法定节日有30个,较隆重的有12个,最隆重的只有1个,就是11月7日的十月革命节。苏联没有国庆日,十月革命节从历史意义和庆典规模上堪比国庆日。 十月革命节源于俄国1917年发生的十月革命,那时俄国采用儒略历,十月革命就发生在儒略历的10月25-26日。苏联时期,废儒略历而兴格里历,十月革命节的纪念时间便定在11月7日至8日。 莫斯科市中心的老阿尔巴特街,是旧俄商贾富豪聚集地,历经动荡的岁月,能找到历史的蛛丝马迹...
阅读全文>>
2017年12月08日 08:53
沙皇国师之死(二)
阅读:
评论:
0
1915年至1916年前后,沙皇尼古拉二世除了一些官员任免问题偶与拉斯普京商议外,从不与他商讨政治问题。比如拉斯普京千方百计地说服尼古拉二世暂缓授权国家杜马任命部长,尼古拉二世尽管嘴上表示赞成,但最后也没听从他的意见。后来尼古拉二世连请拉斯普京进宫做例行祈祷也不那么热心了,那时皇宫内外盛传拉斯普京利用与皇后的私交,收受贿赂,推荐官员上任,最后遭人举报,临时政府成立特别委员会对此事着手调查,但最终查...
阅读全文>>
2017年12月04日 13:08
沙皇国师之死(一)
阅读:
评论:
0
拉斯普京(Григорий Распутин,1869-1916)是俄国近代最神秘和最奇特的人物之一,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Николай II)全家都喜欢她,但俄国贵族和知识界厌恶他,无论史学名家还是布衣百姓说起拉斯普京都颇有争议,争议的焦点,就是他到底是圣者和天才,还是恶棍与骗子。拉斯普京生前死后,留下说不清的野史传说和流言蜚语,这些如影相随地围绕着他那不散的灵魂,挥之不去。 拉斯普京的最初姓氏为诺...
阅读全文>>
2017年11月23日 19:26
苏俄的“爱情解放运动”
阅读:
评论:
0
话说1917年,苏俄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不少性解放组织,如“反家庭团体”、“反婚姻协会”和“反处男处女组织”等,这些组织的主要成员都是年轻人,主要是苏俄共青团组织成员。这些组织出现的原因,是那时苏俄共青团各级组织为青年们所制定的基本任务决定的,那时苏俄早期共青团,并非要为未来的国家建设培养人才,而是要解放青年思想,瓦解旧有婚恋习俗,彻底消灭沙皇君专制下以东正教思想为核心的道德体系。 那时,不少年轻人...
阅读全文>>
2017年11月17日 10:00
苏联:口香糖的故事
阅读:
评论:
0
我有幸在苏联末期访问莫斯科,那时红色帝国首都给我最深的印象之一,就是苏联少年儿童满街向外国人讨口香糖。我当时想,这说明苏联口香糖生产销售渠道不畅,或者因为苏联体制原因使口香糖成为俏货,我后来还对苏联口香糖历史做过一点回顾。 苏联解体后,有俄罗斯学者撰文说,苏联第一批口香糖是苏联红军攻克柏林,与英美盟军在柏林胜利会师后,英美与苏军互赠礼品,西方人第一次将新产品口香糖赠送给苏联人品尝,...
阅读全文>>
2017年11月03日 20:50
苏俄早期性犯罪
阅读:
评论:
0
话说1917年,苏俄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不少性解放组织,如“反家庭”、“反婚姻”和“反童真”等,这些组织的成员都是年轻人,主要是苏俄共青团组织成员。他们组织这些出现的原因,是因为那时苏俄共青团各级组织为青年们所制定的基本任务,不是为未来的国家建设培养人才,而首先是解放青年思想,瓦解旧有的民众婚恋习俗好而彻底消灭沙皇君专制下的、以东正教为核心的道德体系。 那时,不是年轻人认为,沙俄时期人们对性的审慎态...
阅读全文>>
2017年10月27日 16:23
苏联:棉花也腐败
阅读:
评论:
0
1976年苏共25大在莫斯科召开,大会像往常一样制定苏联国民经济未来4年发展方向。苏联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第一书记拉什多夫(Шараф Рашидов)精神抖擞地走向发言台,慷慨激昂地说,乌兹别克的棉花年产量为400万吨,说到此,他故意停顿一下,环顾四周,然后突然提高嗓门宣布:“我们的棉花产量未来将达到550万吨!”台下听罢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乌兹别克70年代是苏联中亚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加盟共和国,教育发达,...
阅读全文>>
2017年10月11日 09:33
苏联性史
阅读:
评论:
0
1991年早春,苏联末期,我去了莫斯科,乘火车在城市之间旅行,发现各个火车站书摊上的畅销书,几乎都是花花绿绿的色情读物。这使我疑窦顿生,忽觉此地不像苏联,倒像西化更早的布达佩斯和布拉格,理由很简单,“性”在苏联出版物中向来讳莫如深,如此铺天盖地的情色刊物滚滚而来,社会说不定是在孕育着风暴,或许动荡与激变在所难免了吧,我当时想。 在苏联,不是能做事的都能说,也非能说的都能做,比如性。苏联意识形态禁忌...
阅读全文>>
2017年09月27日 08:27
苏联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下篇)
阅读:
评论:
0
苏联海军退役老兵,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参加者梅德韦杰夫(Виктор Медведев)说,6月30日,德军掌握了战场主动权,苏军弹尽粮绝,等待救援的希望逐渐破灭。塞瓦斯托波尔防御区司令、黑海舰队司令员奥克佳布里斯基(Филипп Октябрьский)中将鉴于形势危急,紧急向莫斯科苏联最高统帅部汇报战况,斯大林批准红军部队弃城和撤退。 苏联最高统帅部成员之一的布琼尼(Семён Будённый)...
阅读全文>>
2017年09月22日 07:53
苏联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上篇)
阅读:
评论:
0
敦刻尔克大撤退(Dunkirk Evacuation)发生于1940年5月25日,那时,英法联军被德国机械化部队击溃,德军将联军挤压在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敦刻尔克(Dunkirk),英法军队被迫实施了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他们利用各种船只将军队有生力量撤往英国,以40万部队抵挡德军8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壮举。 敦刻尔克的壮举也使我联想到1941至1942年,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Обор...
阅读全文>>
2017年09月19日 07:37
苏俄建政初期的街头流氓(续篇)
阅读:
评论:
0
苏俄街头流氓比沙俄时代更猖狂,这从他们给流氓团伙起的名字上即可见一斑,比如,“苏联流氓协会”“苏联酒鬼协会”“苏联二流子协会”和“中央痞子委员会”等。全国大城市的中学校园还出现了“青少年流氓协会”,他们竟然还选出了委员会,入会的人还得向委员会交会费。中学流氓集团对学校威胁很大,当年奔萨市数所中学就因为流氓活动猖獗而被迫停课。 苏联中学流氓集团犯罪表现在传播淫秽歌曲和顺口溜、在城市主要交通干...
阅读全文>>
2017年09月08日 07:51
苏俄建政初期的街头流氓
阅读:
评论:
0
苏联时代有一种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叫流氓罪。苏俄内战(1917-1922)结束前后,一些大中城市街头开始出现流氓团伙和犯罪活动,如打架斗殴、抢劫路人和商店等,这就是苏俄史上最早的流氓犯罪记录。档案显示,早在1920年,苏俄一些城市就发生过大规模的街头流氓事件,街头流氓事件参与人数最多时高达数千之众,街头流氓事件后来逐步升级为恐怖事件,如列宁格勒、奔萨和喀山等地,就发生过街头流氓扒铁路致使列车颠覆和冲击群众...
阅读全文>>
2017年09月04日 09:40
苏联的禁片
阅读:
评论:
0
苏联发行量最大的电影刊物《苏联银幕》
苏联时代,大众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看电影,所以,苏联是个电影大国,它不仅生产量大,而且有独特的电影艺术传统和生产方式,更有独特的审查制度。 苏联几十年,无处不独特,电影甚至独特到与世隔绝。苏联很多电影在其国内极为流行,甚至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但世界却闻所未闻,这足以说明苏联电影与世隔绝的程度。再有,苏联电影创作的所有题材审查制度均极为严格,电影...
阅读全文>>
2017年08月31日 08:54
他们曾是克格勃
阅读:
评论:
0
克格勃88步兵旅团长周保中(左二)和营长-金-日-成(圈中人)
1940年,苏俄远东第二方面军司令部组建一支由中国、朝鲜抗日游击战士,以及苏俄远东北方少民族、原住民组成的苏俄红军侦察部队,其部队番号为苏俄第88步兵旅,名义上隶属苏俄远东第二方面军。为何说仅仅名义上隶属呢?原来在苏军历史档案中根本查不到第88步兵旅。笔者查阅资料显示,第88步兵旅当时编入苏军142摩步师,可再查远东第二方面军各集团军档案,发现还是...
阅读全文>>
2017年08月25日 08:18
苏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远东国际侦察简史
阅读:
评论:
0
20世纪20至30年代,苏联开始在远东建立和巩固其侦察机构,并在内务人民委员会下设立了国家政治保卫局,其主要职能之就是国内国际的侦察任务。1923年,苏联军队推行改革,苏联红军在远东成立了“共产国际学校”(其旧址在今海参崴医学院),学制3年至4年。该学校除了招收本国学生,还招收中国、朝鲜和日本等外国学员,培养目标就是国际侦察员。 苏联本国学员毕业后主要去远东军区的陆军和太平洋舰队服役,外国学员学成返国之...
阅读全文>>
2017年08月22日 07:46
远东情报先行者奇恰戈夫(下篇)
阅读:
评论:
0
奇恰戈夫在远东建立东方学研究所,他不仅教育和培养年轻人,还身体力行地学习日语。他说,在远东研究日本并加强对日合作,对俄国有重要意义。同时期,中俄边界所发生的过境走私和红胡子匪盗事件也使他感到不安。 1902年10月15日,奇恰戈夫为打击中俄边境走私,颁布命令,规范和完善了中国人入境俄国的海关登记系统。圣彼得堡鉴于奇恰戈夫处理俄国边境安全事务成绩显著,1903年年初任命他为俄军独立边防团外阿穆尔地区首长...
阅读全文>>
2017年08月18日 09:53
远东情报先行者奇恰戈夫(上篇)
阅读:
评论:
0
在俄罗斯的新版史书中,远东滨海州总督奇恰戈夫中将的地位提得很高,被称作远东滨海边疆地区创建者,在构建俄远东国际军事前沿、发展太平洋沿岸科技与经济、创建俄国东北亚军事侦察系统,特别是防止日军在俄日战争中对俄国边界和中东铁路进行破坏等方面功勋卓著。奇恰戈夫是俄国获得世界奖励最多的军事侦察机构首脑,他除了俄国勋章外,还曾获得过法国、比利时、荷兰、奥地利、瑞士、意大利、土耳其、罗马尼亚、日本等国所颁发...
阅读全文>>
2017年08月11日 08:24
苏联的禁书
阅读:
评论:
0
苏联解体之前与世界隔着一道铁幕,铁幕内外两重天,彼此各不相知。苏联打造铁幕是用来阻隔信息的,阻隔信息的具体手段之一就是开列禁书书单,有些书明令不得印刷、出版和传播。现将部分苏联禁书及背后的故事讲述如下。笔者只讲禁书背后的故事,并无禁书排行之说。
《癌病房》
说起苏联禁书,首当其冲的是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Александр Солженицын)的长篇小说《癌病房》(Раков...
阅读全文>>
第 5 页,共 19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
总访问量:
博主简介
孙越
旅俄作家、俄罗斯文学翻译家。博客所有文字皆系原创,版权所有,如欲刊载,敬请留言。
文章
个人分类
未分类
(377)
心灵生活
(2)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21)
俄罗斯文学
(5)
龙熊记
(1)
文章归档
2022 年五月
(2)
2022 年三月
(1)
2022 年二月
(2)
2021 年七月
(1)
2021 年二月
(5)
2021 年一月
(4)
2020 年十二月
(1)
2020 年十一月
(1)
2020 年十月
(2)
2020 年九月
(1)
2020 年八月
(4)
2020 年四月
(3)
2020 年三月
(2)
2020 年二月
(2)
2020 年一月
(2)
2019 年十二月
(4)
2019 年十一月
(2)
2019 年十月
(1)
2019 年九月
(3)
2019 年八月
(5)
2019 年七月
(4)
2019 年六月
(5)
2019 年五月
(4)
2019 年四月
(5)
2019 年三月
(3)
2019 年二月
(1)
2019 年一月
(2)
2018 年十二月
(2)
2018 年十一月
(2)
2018 年十月
(2)
2018 年九月
(2)
2018 年八月
(2)
2018 年七月
(3)
2018 年六月
(4)
2018 年五月
(4)
2018 年四月
(3)
2018 年三月
(3)
2018 年二月
(5)
2018 年一月
(5)
2017 年十二月
(5)
2017 年十一月
(3)
2017 年十月
(2)
2017 年九月
(5)
2017 年八月
(6)
2017 年七月
(5)
2017 年六月
(3)
2017 年五月
(4)
2017 年四月
(4)
2017 年三月
(5)
2017 年二月
(5)
2017 年一月
(9)
2016 年十二月
(5)
2016 年十一月
(3)
2016 年十月
(2)
2016 年九月
(5)
2016 年八月
(4)
2016 年七月
(6)
2016 年六月
(5)
2016 年五月
(5)
2016 年四月
(6)
2016 年三月
(7)
2016 年二月
(7)
2016 年一月
(5)
2015 年十二月
(6)
2015 年十一月
(4)
2015 年十月
(7)
2015 年九月
(5)
2015 年八月
(6)
2015 年七月
(6)
2015 年六月
(4)
2015 年五月
(8)
2015 年四月
(4)
2015 年三月
(8)
2015 年二月
(6)
2015 年一月
(6)
2014 年十二月
(7)
2014 年十一月
(4)
2014 年十月
(1)
2014 年九月
(6)
2014 年八月
(5)
2014 年七月
(5)
2014 年六月
(4)
2014 年五月
(3)
2014 年四月
(1)
2014 年三月
(6)
2014 年二月
(1)
2014 年一月
(5)
2013 年十二月
(3)
2013 年十一月
(4)
2013 年十月
(4)
2013 年九月
(5)
2013 年八月
(4)
2013 年六月
(2)
2013 年三月
(1)
2013 年二月
(2)
2013 年一月
(5)
2012 年十二月
(5)
2012 年十一月
(1)
2012 年十月
(3)
2012 年九月
(4)
2012 年七月
(2)
2012 年六月
(2)
2012 年五月
(16)
最新文章
瓦西里耶夫:没做好心理准备
2022-05-31
抑郁的俄罗斯作家
2022-05-26
孙越:乌扎拉村的枪声传到了紫禁城,顺治皇帝大梦初醒
2022-03-05
“谁让你从莫斯科来呢!”——我的东乌克兰之旅
2022-02-28
索契亲历记
2022-02-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