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说来科年科娃也真不容易,她在美国工作的岁月里,一颗忠心献给伟大祖国苏联,却要以三种身份应对现实生活,一是爱因斯坦的情妇,二是科年科夫的老婆,三是苏联秘密间谍。
 
至于说爱因斯坦对科年科娃的克格勃身份了解多少,至今都是个谜团。莫斯科对卢卡斯的工作很满意,主要是因为科年科娃介绍爱因斯坦认识了苏联驻美国副领事米哈伊洛夫(Павел Михайлов),而且还不止一次。这件事在科年科娃的信件中都有提及,但是爱因斯坦从来闭口不谈。根据克格勃档案披露,米哈伊洛夫的真实身份是苏联格鲁乌(国防部对外军事侦察局)驻美工作站站长,真名叫梅尔吉舍夫(Павел Мелкишев),此人非同一本,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奉命以外交官身份在美工作多年。梅尔吉舍夫1945年又帮助科年科夫夫妇从美国顺利返回苏联,说明他的身份确实不一般。
 
此外,还有一个人知道科年科娃是克格勃,他就是克格勃中将苏多普拉托夫(Павел Судоплатов),此人曾与1940年参与策划刺杀托洛茨基(Лев Троцкий)。苏多普拉托夫在回忆录《特别行动。卢比扬卡和克里姆林宫。1930-1950年代》(Спецоперации. Лубянка и Кремль. 1930–1950 годы)一书中披露,雕塑家科年科夫的妻子科年科娃是苏联秘密侦察员,代号卢卡斯。科年科娃的工作,就是接近美国最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以获取美国研发原子弹的相关情报。科年科娃不仅成功说服奥本海默为苏联情报机构合作,而且最终也顺利攻克爱因斯坦。
 
科年科娃接近爱因斯坦后发现,他家周末聚会的座上宾都是正在研发美国“超级武器”——原子弹的核物理学家,科年科娃觉得时机大好,于是,她想方设法进入了爱因斯坦的周密聚会,没多久,她就给苏联侦察机构送去了第一批珍贵情报。科年科娃的上线是苏联驻美国副领事米哈伊洛夫,就是苏联格鲁乌驻美工作站站长梅尔吉舍夫。
 
克格勃中将苏多普拉托夫在书中指出,爱因斯坦并未直接向苏联情报机构提供过什么有价值的情报,爱因斯坦的价值对苏联而言,宣传效应大于情报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爱因斯坦价值不高,相反,爱因斯坦为科年科娃提供了认识美国核物理学家和接触高级科研机构的机会,为策应苏联侦察机构成功猎取美国原子弹的核心机密奠定了基础。
 
1945年7月16日凌晨,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多尔空军基地成功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苏联内务部已于两周前获悉这颗原子弹的所有数据,包括试爆时间与地点。1954年8月18日,苏联国防部(ГКО СССР)宣布苏联核试验成功,这不仅标志着世界进入了核武时期,也说明苏美谍战较量激烈。苏联核试验之后,内务部当月下令科年科夫夫妇撤离美国,要求苏联外交部驻美机构确保他们的安全和提供便利,他们很快便从西雅图(Seattle)乘船离开美国,途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返回莫斯科。
 
克格勃档案显示,科年科娃1954年8月接到克格勃的撤退令后,曾到爱因斯坦家中小住两周,档案称,这是为了告别的团聚。爱因斯坦向他馈赠了金表(1998年在索斯比拍卖行拍卖),还为她拉琴和吟诗,两人强作欢颜,但却心里凄楚,他们很明白,此别即永别,今生不再见,不在话下。
 
话说爱因斯坦与科年科娃分别后,他们之间的通信又延续了10年,直到1955年爱因斯坦先去世。这10年间的通信,成为研究爱因斯坦人生的珍贵史料。科年科娃回到莫斯科不久,爱因斯坦在给她的信中主要表达的都是他的思念与怜悯之情,爱因斯坦写信称,她回到了“遥远而粗野的祖国”。他曾鲁莽地问她说:“你的雇主们还打扰你吗?” 爱因斯坦的“雇主”一词,曾使后世研究者费尽心机,有人将其解读为“苏联情报机构”,证明爱因斯坦确实和科年科娃是“克格勃同党”。
 
当然,爱因斯坦在给科年科娃情书里表达最多的还是孤寂之情。他1945年11月27日写道:“我身旁的一切都将你怀念:羊毛披肩、字典和我们视为致命物件的漂亮烟斗,还有我隐居的小屋,荒芜的小巢里的一切……”
 
有时,科年科娃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回信,爱因斯坦便坐立不安。他1946年1月15日在信中写道:“亲爱的,我给你写了三封信,你却一封没回。但我坚信,你收到了我的信,而你的回信却不知所遁。你的工作不轻松,但你已经有了自己想要的结果。”爱因斯坦所说的这个想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专家推断说,,爱因斯坦与科年科娃在1945年8月最后一次见面,他们或许在海滨度假时摊牌,可以假设,爱因斯坦曾敦促科年科娃与丈夫离婚并与他结婚,而科年科娃拒绝了她,所以,爱因斯坦在信中说“你已经有了想要的结果”。另有专家分析说,爱因斯坦所说的“事情不轻松”,乃指苏联侦察机构之事。1946年2月8日,爱因斯坦又给科年科娃写信:“我希望,你已经在你可爱而粗野的祖国找到了你想要的一切。政治玷污纯洁之人,而肮脏之人会制造危险。我坐在那张半圆的小沙发上,披着羊毛毯,嘴里叼着你送给我的烟斗,每夜在床上用你可爱的铅笔写信……”
 
爱因斯坦给科年科娃写信时极尽笔墨,勾勒出他几近绝望的心境。1946年5月8日,他这样写道:“生活在静静地流淌。我很少出门访客,藉此消磨时光,小园独自春意盎然,诉说着你的离去。我们的小巢和你所留下的一切,如是说。我期望你在依依不舍的祖国,找到了新的快乐的生活。吻你!”
 
1945年8月,科年科娃离开了爱因斯坦后,再也没有回来。后来,爱因斯坦在医院检查出患有主动脉瘤,医生说,唯有手术可以治好,爱因斯坦听后断然拒绝,因为他觉得延续生命没有意义,绝望的等待和孤寂的生活,已经让他觉得生不如死。爱因斯坦最终于1955年4月18日去世。爱因斯坦死前烧掉了大量手稿和信件,他对身边人说:“没有这些东西,世界会更美好……” 爱因斯坦留下遗嘱,死后火化,骨灰抛散,所有遗产留给秘书丘卡斯,以奖励她多年来的陪伴与工作。丘卡斯曾多次被美国联邦调查局传唤,警员欲向她了解爱因斯坦与科年科娃的关系,但她始终守口如瓶,尽管她曾亲眼看到科年科娃在爱因斯坦家留宿。
 
科年科娃的丈夫,著名雕塑家科年科夫死于1971年,他死后,科年科娃又孤独地过了9年。最终,科年科娃死于身体衰竭,因为她死前曾拒绝进食,最终身体衰竭而死,如油尽灯灭。科年科娃在爱因斯坦死后的25年里,心灵备受折磨,精神无以为寄,犹如一个在历史深处徘徊的孤魂。她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深居简出,避不见人,家中女佣人故意欺负这个年老体衰的老太太,不仅摔盆砸碗,还偷走她的首饰,有一次,佣人竟然剃光了科年科娃的眉毛羞辱她,还经常断她的香烟,使烟瘾十足的科年科娃痛苦不堪……
 
就这样,爱因斯坦最后的情人科年科娃,终于在1980年孤独地死在她“遥远而粗野的祖国”。她死前一直喃喃自语,不断重复着爱因斯坦在情书里的深情呼唤:“玛格丽特,我的挚爱!”
 
 
 
话题:



0

推荐

孙越

孙越

406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旅俄作家、俄罗斯文学翻译家。博客所有文字皆系原创,版权所有,如欲刊载,敬请留言。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