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8月8日晚, 苏联根据雅尔塔会议精神,宣布从次日起对日本宣战, 8月9日,苏联红军发动八月风暴行动,150万大军在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北方四岛和南库页岛与日军作战,战斗重点地区为日军占领的中国满洲(东北地区)。当地关东军主要兵力约计120万,苏军突击迅猛,日军不抵,8万多人被歼灭,64万人被俘,天皇于8月14日被迫宣告投降。
 
1945年8月23日,奉苏联国防委员会之命,红军押解60余万日本战俘(以下简称日俘)至苏联30多个地区进行强制劳动,这些地区包括伯力、滨海、阿尔泰、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以及伊尔库茨克、赤塔、阿穆尔州、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等地区,还有苏联中亚地区,主要是哈萨克、乌兹别克和土库曼加盟共和国共和国。还有些日俘被押解至苏联欧洲部分的格鲁吉亚、乌克兰以及俄罗斯联邦加盟共和国南部的坦波夫州等地区。1945年8月,苏联开设了第一个日军战俘营,起因是,8月10日,苏联一架轰炸机,袭击了日本的一艘海上船载游动蟹肉加工厂,随后这条船上的371名工人,被苏军当作日本战俘押解至楚科奇(Камчатка)关押。
 
红军押解50万日俘,从中国东北等地回国,苏联举国上下一片惊诧。因为,当时所有苏联人对红军期望颇高,他们认为,150万苏联红军不仅要一举击溃关东军,更要以解放者的身份,挥师进军日本本土,对其实施长期占领。但是苏联人错估了局势,8月9日,美军先行一步,占领日本,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更是绞尽脑汁,阻止斯大林干涉日本战后的政治抉择。
 
苏联从1946年开始遣返日俘,至1950年4月结束,共计遣返50余万人,1956年10月19日,苏日签订停战联合声明,12月23日,最后一批被特赦的1025名日俘,从苏联哈霍德卡港口登船离开,标志着日俘结束在苏联的强制劳动。总体上说日俘的命运,与其国家战俘相比不算最坏。1945年战争结束时,日军在中国有300万战俘,他们基本上当年即被遣返日本,至1947年,从世界各地返回家乡的日俘已达600万人之多。60万关东军战俘被押往苏联做苦役,是苏共战后的有意策划,斯大林利用日俘遵守纪律、吃苦耐劳和工作敬业的优势,强迫他们无偿为苏联战后经济恢复出力。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解密资料承认,共计7万余名日俘死于苏联各地的集中营。他们的死因,主要是因为在恶劣的气候和温饱不足的条件下,从事极为繁重的体力劳动。特别是那些参加修建远东大铁路和开采煤矿的日俘,他们的生活更为凄惨。1946年冬季,总共有55000名日本战俘死去(见《学习时报》 2011年1月24日,第九版, 徐元宫所著《日本战俘为战后苏联经济发展做出了怎样的》)。1990年以前,苏联政府从未向日方提交过死难者名单,更不允许死难者家属前来寻觅和祭悼亡灵。日俘坟冢遍布全苏联700多处,历经岁月,几乎毁坏殆尽,痕迹全无。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向日本递交了7万名死亡日俘名单,有名有姓的仅4万人。再以后,日俘家属被允许到俄罗斯寻找和祭扫亲人的墓地。截至目前,死亡日俘的1万具骨灰已经有俄罗斯移交日方。但是,生还的日俘,并未收到苏联政府的集中营劳动证明书,更有人在集中营强劳期间,因故被扣上“从事颠覆苏维埃活动”的罪名被枪毙或被失踪。有些日俘回国后撰写回忆录中,描写凶神恶煞的红军看守和集中营的恐怖生活。
 
苏联解体之后,俄日之间就当年日俘问题的争论日渐尖锐。问题的焦点在于,日方指责苏联领袖斯大林,1945年粗暴践踏《波茨坦公告》,在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违背公告之第九款规定,即“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强行将60万日本战俘押往苏联强制劳动。
 
其实,之所以发生押解日俘去苏联事件,有一定背景。当时,由于一系列政治因素,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苏日两国并未签署和平协议,而是一直拖到1956年10月19日,苏日才签订停战联合声明。这就意味着,其实苏日两国直到1956年才真正结束战争状态,开始恢复两国外交关系。那么1945年至1956年这10年多年时间里,苏日到底该如何界定国家关系?那些被强行押解到苏联强制劳动的日俘,始终不承认他们是战俘,而强调他们是自愿放下武器,暂时被苏联羁押的外国军人;而苏联则强调,1945年8月,日军向苏军投降,即可认定他们是苏联战俘,将他们押解到苏联战俘营改造,完全符合国际处理战俘的相关措施。更何况,苏日之间从未签署停战协议,苏联可以认为苏日之间仍处于战争状态,当时日本战俘一旦返国,难保不对苏联重新构成威胁。
 
1990年,日本就苏联1945-1956年拘留日本被俘军人,并在恶劣生存状态和医疗无保证的情况下,强制他们在苏联从事繁重和危险的体力劳动和施以虐待一事,首次公开对苏提出索赔,要求苏联政府对日本受难者给予经济补偿,并查明死难者的安葬地点。苏联解体之后,俄日民间机构继续就“强制拘押”问题,在莫斯科开设公开论坛,进行学术讨论,推动这一问题的民间解决进程。俄方的参与机构,是俄罗斯日本学者基里琴科(Алексей Кириченко)所创建的民间组织“相互理解”(Взаимопонимание),日方是以议员青木安三为代表的“全日被强制拘留者协会”。目前,在俄日民间的推动下,战后日军官兵被押解苏联强制劳动的问题,已经上升至国际司法的高度得以审视,并正在谋求合理的解决方式。
 
总之,二战已经结束70周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应是全人类最重要的共识。俄罗斯民间组织“相互理解”主席基里琴科说,俄日“强制拘押”学术研讨会,通过了致两国领导人的公开信,呼吁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解决二战所遗留的所有未决问题。特别是日本方面,应承认侵略历史,汲取战争教训,对最终解决日本被俘军人强制拘留问题,将很有帮助。俄罗斯方面,还将继续检讨斯大林主义的罪责与错误,尽快为苏联时期判处的所谓战犯,以及在劳改营里被当作反苏分子枪毙的日俘平反,这些,才是对二战胜利的意义最真切的理解,和对战争逝者最切实的追念。
 
话题:



0

推荐

孙越

孙越

406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旅俄作家、俄罗斯文学翻译家。博客所有文字皆系原创,版权所有,如欲刊载,敬请留言。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