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苏联俄罗斯电影巨星托多罗夫斯基(Пётр Тодоровскии?),于2013年陨落,他以神奇的电影之光,照亮苏俄影坛半个多世纪,难怪他被誉为苏俄电影泰斗。他生前获得无限多的荣誉,诸如苏联国际电影节大奖获得者(1960)、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奖获得者(1965)、乌克兰功勋艺术工作者(1967)、苏联俄罗斯联邦人民演员(1985)、俄罗斯开放电影节大奖(1993)、俄罗斯尼卡奖获得者(1992)、独联体电影节大奖(1995)、金山羊人文创作奖(1995)、祖国服务三级骑士勋章(1996)、俄罗斯国家奖金获得者(1996)、俄罗斯电影发展卓越成就总统特别奖(2000)、祖国服务三级骑士勋章(2000)
  托多罗夫斯基1925年生于苏联乌克兰基洛夫格勒州,勃勃里涅茨(Бобринец)市的一个极为普通的市民之家。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托多罗夫斯基1943年作为萨拉托夫步兵学校(Саратовское военно-пехотное училище)的学员随部队开赴战场,1944年,他晋升为苏军白俄罗斯方面军47集团军76步兵师93步兵团中尉排长,跟随大部队一直打到捷克境内的拉贝河(Labe)。他在战场上看见随军记者拍电影,非常羡慕,立志战后投身电影事业。战后,托多罗夫斯基又在军队服役了若干年,但是最终他还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1949年,他考入苏联国立电影学院(ВГИК)摄影系的沃尔恰克工作室学习电影摄影。
  托多罗夫斯基于1954年毕业,此后他在敖德萨电影制片厂(Одесская киностудия)工作了近10年,他担任摄影的苏联影片曾获得广泛赞誉,如《摩尔达瓦的曲调》(Молдавские напевы)、《河畔街的春天》(Весна на Заречной улице)和《渴求》(Жажда)等。1960年他在明斯克举办的全苏电影节上荣膺摄影二等奖。
  1963年,他与导演加钦科联合执导了影片《永远不会》(Никогда),标志着他正式涉足电影导演。他在拍完这部电影之后说:“导演的职业,就是日思夜想的工作,这是一种熬人的职业,它让我废寝忘食地思考地如何拍好一部电影。”那时,托多罗夫斯基还年轻,既没有导演经验,也缺乏戏剧实践,一切从零开始,全靠自己摸索。但是他善于请教专家,那时给与他支持与帮助的人,都非等闲之辈:苏联著名导演、编剧、苏联人民演员及俄罗斯国家奖金者胡齐耶夫(Марлен Хуциев)、苏联著名诗人、作家、编剧和音乐家奥库扎瓦(Булат Окуджава)、苏俄著名作家、编剧、俄罗斯国家奖金获得者波任尼扬(Григорий Поженян)以及苏俄著名作家、编剧沃洛金(Александр Володин)等,他们以都无私地将创作经验与托多罗夫斯基分享,给他很大启发。后来托多罗夫斯基根据个人艺术实践和生活阅历,逐渐尝试从新的角度参开始电影创作。
  1965年,托多罗夫斯基独立执导了影片《忠贞》(Верность),编剧是大名鼎鼎的奥库扎瓦。这部的电影的故事情节,颇具托多罗夫斯基个人色彩,影片主人公尼基金的父亲在战争中被德军杀害,尼基金挥泪报考军校,立志杀敌替父报仇。尼基金在军校学习期间结识了女学员卓雅,满怀爱情走向战场,最终倒在炮火连天的阵地上。这部影片的拍摄可谓一波三折。官方审查机构认为剧本宣扬了“抽象的人道主义”,三次申报均未予通过,直到官方强迫作者删除“不恰当情节”才与放行。但是,托多罗夫斯基在拍摄过程中,依旧按照未通过的剧本拍摄,但在公映时,他还是被迫删去了“不恰当情节”。托多罗夫斯基可谓一炮而红,《忠贞》获得1965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托多罗夫斯基在《忠贞》之后,连续指导了《魔术师》(Фокусник,1967)、《都市浪漫曲》(Городской романс,1970)、《节日那天》(В день праздника,1978)等影片,他不仅出任导演,还是这些影片的联合编剧,他的创作领域日渐开阔,他的影片也在逐渐苏联电影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托多罗夫斯基导而优则演,他在胡齐耶夫指导的不朽电影《五月》(Был месяц май)里饰演男二号上尉雅克文科,赢得影界赞誉。
  1983年,托多罗夫斯基登上事业的峰顶,他担任编剧和导演的影片《战地浪漫曲》(Военно-полевой роман)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1984年,《战地浪漫曲》又在24届西班牙国际电影节上荣膺最佳编剧奖。本片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也曾在中国放映,获得好评,也影响过中国电影人的创作。托多罗夫斯基曾这样评说《战地浪漫曲》:影片的主角是战场皇后,她在战场上充满爱恋,如星光熠熠的女神,但在战后却失去了家庭、住房,跌入生活的谷底,昔日的英雄即使靠卖大饼为生,仍不失信仰,顽强地活着。这就是托多罗夫斯基亲历的苏联战后生活。他说,《战地浪漫曲》里的很多镜头,都来自他的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说到托多罗夫斯基80年代的电影,就不能不提及著名的《国际女郎》(Интердевочка)。这部电影是他根据苏联作家库宁(Владимир Кунин)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也是托多罗夫斯基同瑞典电影人合拍的影片,是苏联第一部描写妓女题材的电影,片中展现了美元、爵士乐和性与苏联青年的迷惘,影片将西方生活方式对苏联青年的诱惑,以及社会动荡与个人前途的困惑描写得淋漓尽致。
  《国际女郎》和另一部备受争议的影片《小薇拉》(Маленькая Вера,1988),同属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的产物,它们动摇了苏联电影界严厉的审查尺度,打破了多年的题材禁区。苏联影评家费德洛夫认为,托多罗夫斯基的电影通过 “演绎与情色有关的故事,塑造了全新苏联女性形象和承担了意识形态与道德的重任”。
  托多罗夫斯基在苏俄素有“女性电影大师”的称号,说他“捧哪位女星,哪位就立即蹿红”。他承认电影界对他的评价,他说,他之所以对女演员情有独钟,是因为女人的天性对他而言如不解之谜,神奇而充满诱惑。再有,他所挑选的女主演,大多都非专业演员,她们来自不同行业,涉足电影后,女演员们都不后悔,因为,托多罗夫斯基电影的漂亮女主演们,大多因为演电影改变了命运,几乎人人都获得了国家和世界级的大奖,如影片《忠贞》的主演波尔斯基季赫(Галя Польских)、《机械师加夫里洛夫所爱的女人》(Любимая женщина механика Гаврилова)、《战地浪漫曲》里的库尔钦科(Людмила Гурченко)和安德烈伊钦科(Наталья Андрейченко)、《国际女郎》里的雅科夫列娃(Елена Яковлева)、《安科尔,还是安科尔!》(Анкор, ещё анкор!)里的罗赞诺娃(Ира Розанова),分别获得了柏林、马德里、马尼拉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奖。
  托多罗夫斯基是苏俄的“女性电影大师”,却从不是“女性大师”,因为他从不和自己的女主角发生暧昧,他坦言,他自己素来对女主角保持着审慎的工作关系。他认为,导演与她的女主角之间的恋情极其危险——相爱不结婚会有麻烦,而相爱结婚也有麻烦,事实证明,嫁给导演的女演员,婚后极易变得颐使气指,对导演工作指手画脚,横加干预。
  
       托多罗夫斯基的工作信条和人生最高目标,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努力不被观众忘却,不被艺术淘汰。他在77岁和78岁上还拍出了具有影响力的电影《乐满人生》(Жизнь забавами полна,2002)和《金牛座》(Созвездие Быка,2003)。前者讲述苏联解体之后,生活在外省筒子楼里的几家人沉重生活,后者讲述的是卫国战争战争期间,俄罗斯草原儿女的爱情故事。
  托多罗夫斯基喜爱音乐,是从战争年代开始的,战后,他在捷克驻防期间就喜欢拉手风琴,后来又弹吉他,团长见他天分很高,曾想推荐他到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上学。托多罗夫斯基虽然没上音乐学院,但却为自己的多部电影《战地浪漫曲》、《国际女郎》、《安科尔,还是安科尔!》等配乐和插曲,甚至还应邀为其他导演的电影,如《比飓风还甚》(Сильнее урагана)和《头顶南方十字架》(Над нами Южный крест)等配乐,足见其音乐天赋之高。托多罗夫斯基晚年还常怀抱吉他,在公开场合自弹自唱,他柔美的琴声,磁性的嗓音,使聆听者沉醉。
  托多罗夫斯基有过两段婚姻,第一任妻子是电影演员切列德尼琴科(Надежда Чередниченко)。她在认识托多罗夫斯基之前已经很有名气,前夫是苏联著名航空设计师,托多罗夫斯基和切列德尼琴科在敖德萨相识不久,便携手前莫斯科旅行,在莫斯科他们闪电般结婚,因为切列德尼琴科那时生活待遇很是优厚:滨河街公寓、伏尔加汽车和黑海边度假村苏呼米(Сухуми)的别墅,托多罗夫斯基那时不过是敖德萨电影制片厂的小摄影师,月薪120卢布,二者反差之大,使托多罗夫斯基婚后感到不适应,夫妻共同语言不多,他意识到,这是因为他和切列德尼琴科社会地位悬殊,不属于一个阶层,他们不久便因理解而离异,此后,两人终生保持着友情。
  托多罗夫斯基的第二次爱情,也始于敖德萨。他在一次大学生联欢节上,认识了美丽的大学生舞蹈团成员米拉(Мира)。那时,联欢节上演唱了托多罗夫斯基的几首歌曲,坐在他身边米拉惊叹道:“这是谁写的歌,真美!” 托多罗夫斯基瞬间感到,是上帝将米拉派到了他的身边,她就是心中渴求的爱,他的知音。原来米拉不是大学生职业舞蹈团成员,她只是客串演员,她是苏联海军中尉工程师,她的工作竟然是制作船舶技术科普电影,她告诉托多罗夫斯基,她已经制作了13部科普影片。
  托多罗夫斯基和米拉几乎是顺理成章地成为电影伉俪,米拉后来她专门成立了电影公司,制作和发行托多罗夫斯基的电影,《安科尔,还是安科尔!》及《多么奇怪的游戏》(Какая чудная игра)等影片都由她担任发行。
  托多罗夫斯基和米拉的儿子瓦列里,生于1962年,现在是俄罗斯当代著名的导演和编剧,他的电影《灵车》(Катафалк)、《爱情》(Любов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Подмосковные вечера)以及《聋人国》(Страна глухих)都是当代俄罗斯电影引人注目的作品。瓦列里和妻子西里夫斯卡娅(Евгения Хиривская)也是俄罗斯影坛伉俪。尽管托多罗夫斯基已辞世,但是他所开创的电影事业,却在俄罗斯,特别是在他的家族得以传承。 
话题:



0

推荐

孙越

孙越

406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旅俄作家、俄罗斯文学翻译家。博客所有文字皆系原创,版权所有,如欲刊载,敬请留言。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