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刚到苏联时,住在莫斯科女教师马林娜家,租了她两室中的那个小间,我们谈好房租,每日房租为1美元。马林娜甚为满意,那会儿美元兑卢布的黑市价已飙升至1比15卢布,几乎占她工资收入的四分之一。马林娜说到,支付条件的时候有一个条件:我只能收卢布,不收美元。苏联人连硬通货都不要,我当时有点纳闷儿。
 
稍后我才知道,苏联早在1960年就颁布了关于居民持有和倒卖外汇的相关的法律,根据苏联俄罗斯刑法第88条之规定,苏联居民不得持有和倒卖外汇及有价证券,违者视情节轻重可判处3至15年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没财产,或者处以5年流放,直至死刑。苏联朋友告诉我,那个年代在苏联,倒卖外汇在他们那里几乎等同于叛国投敌和投机倒把,所以,自1960年至1990年的30年间,苏联凡倒卖外汇的“黄牛”几乎都被判以重刑。这条律法,直到苏联崩溃之后的1994年才被取缔。
 
据我所了解,其实,苏联1960年颁布严惩倒卖外汇法另有内幕。
 
原来,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佩洛(Victor Perlo)访问苏联,受到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Анастас Микоян)的接见。佩洛在会见时一脸不解地问道:“米高扬先生,为什么我在莫斯科访问时你们有很多人要跟我换美元?”由于问题过于突然,米高扬一时张口结舌,竟然不知回答是好。不久,苏共主管意识形态的政治局常委苏斯洛夫(Михаил Суслов)会见美国作家凯恩(Albert Kahn),凯恩提问说:“据我观察,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可以外随便倒卖汇而不受法律制约,是这样吗?”苏斯洛夫听后脸色骤变,回去后速召苏联内务部部长拍桌子训话,斥责其渎职失策。随后,又找召见克格勃领导人,决意将打击公民倒卖外汇的任务交给苏联部长会议所属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负责实施。
 
苏斯洛夫之所以这样打算,是因为他深知苏联百姓一旦沾上外汇,就等于沾上了外国人,而沾上了外国人,他们便会不可避免地了解到西方的生活方式。倘若如此,苏联百姓的心可就管不住了。苏斯洛夫忐忑不安,遂加快了苏联高层批准克格勃打击便倒卖汇的进程。终于,苏联最高苏维埃于1960年5月批准了的议案,苏联克格勃正式接手打击便倒卖汇的任务。
 
克格勃高层接到指示后迅速部署,制定了“擒贼先擒王”的战略目标,他们首先摸清了外汇黑市的地点和倒汇黄牛的主犯。侦察员将获取的情报汇集到总部,原来莫斯科最大的外汇黑市就在莫斯科著名的高尔基大街上(今特维尔大街),因为这里豪华商店林立、涉外酒店密集,加之距离观光客前来莫斯科必访的红场和克里姆林宫仅一步之遥。莫斯科外汇黑市的中心,就在位于从普希金广场到这条大街尽头的“民族饭店”和“莫斯科饭店”,大多数交易就在发生在这个地段上的酒吧、餐厅、饭店、商场和街心公园等公共场所,倒汇黄牛就在这里搭讪外国人,伺机进行交易。
 
侦察员经过跟踪调查发现,活跃在街头的倒汇黄牛都是清一色的年轻小伙,他们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在街头闲逛,一遇见外国人,便用英语发问:“Have you anything for sale?”(有啥要卖吗?)
 
大多数外国人也不傻,他们知道套近乎的苏联年轻人所说的“卖”字指的正是外币。其实,整个西方在冷战时期都知道,苏联是个外汇严格管控的国家,那时苏联居民不能随意出境,苏联当然也不能自由兑换外汇。
 
克格勃侦察员分析说,外国人将外汇卖给苏联人,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性,第一,苏联人与外国人的私人关系好,如外国人是苏联人客户、翻译和同行等,他们通过工作关系得以密切接触并从事私下交易。第二,外国人知道黑市换汇价格高于苏联官方银行牌价,故与街头倒汇黄牛一拍即合。第三,外国人在苏联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以正规途径换汇,便与倒汇黄牛交易。
 
年轻的倒汇黄牛从外国人手中获取外汇后,并不迅速找“客户”出手,而是按行规卖给“汇头”,只赚很小的差价。“汇头”就是隐藏在他们背后的倒汇组织者,他们们深居简出,极少抛头露面,从不与外国人直接打交道,深知自己是被强力部门监控“危险人物”——克格勃所要追缉的主要嫌犯。
 
但也有例外,根据克格勃档案记载,有些“汇头”也在暗中与自认为可靠的外国人订立倒汇“工作合约”,并通过上面提到的年轻小伙去具体实施。                       
 
据统计,1959年至1960年年中,苏联共抓捕投机倒把嫌疑要犯2500人,其中1680人涉嫌倒卖外汇和外国有价证券。克格勃还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西方专业金融犯罪团伙成员假扮游客和企业家,涌入莫斯科等苏联主要城市,使得那里的倒卖外汇等犯罪数字攀升。
 
苏联克格勃侦察与反侦察机构经过情报搜集与分析,得出结论,采取行动,调集大量警察和武装部队,在几个月内连续端掉了莫斯科的倒汇黑市的窝点,而且初步取得战果——莫斯科最大的“汇头”罗克托夫和弗拉吉克被捕。
 
60年代初,苏联生活并不富裕,但是罗克托夫却过得很奢华。他每天睡到日上三竿,午饭常在最豪华的俄罗斯大饭店享用,晚上,他喜欢在夜总会消磨时光,目击者说,他身边佳丽无数,马仔甚多,他的穿着和做派都颇有老大“夫早在高中时便辍学浪迹街头,靠走私倒卖照相器材为生,后被“汇头”看中,拉入莫斯科街头倒汇团伙,因“业绩突出”逐渐成为骨干。他做了几单生意后,发现有不少岁数更小的“同行”入队,便模仿“汇头”隐身幕后,向“同行”传授“技艺”,坐收“渔翁之利”,成为莫斯科前几批靠“倒汇”致富的人风范”。苏联时代是国家分配工作,官方对不上班的游手好闲者可以“寄生虫罪”逮捕和判刑,所以,罗克托夫的生活方式很快就引起了克格勃的关注。可笑的是,克格勃逮捕他的时候,他竟对侦察员谎称他是苏联内务部警察的“卧底”,并拿出假证件在侦察员眼前摇晃。
 
另一位“汇头”弗拉吉克也很狡猾,他们早就与苏联内务部警察局开始做违法交易:他边做倒汇黄牛边给警察做线人,定期提供黑市情报。他还时常警察对施以小恩小惠,警察也投桃报李,对他的犯罪行为睁只眼闭只眼。就这样,弗拉吉克很快就挣到了第一桶金,主要是外汇和金币。他将财宝装进一只进口手提箱里,锁得严严实实,生怕被偷。
 
克格勃施计策,以先期抓获的罗克托夫“钓鱼”,罗克托夫在一部分克格勃侦察员暗中监视下,与弗拉吉科在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餐厅见面,另一路侦察员迅速冲进弗拉吉克家获取了财宝手提箱。至此,莫斯科60年代最大的两名倒汇主犯被捕,克格勃完成了“擒贼先擒王”,打击倒汇黄牛的战略目标。 
 
话题:



0

推荐

孙越

孙越

406篇文章 1年前更新

旅俄作家、俄罗斯文学翻译家。博客所有文字皆系原创,版权所有,如欲刊载,敬请留言。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