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6年08月26日 06:45

化解世界危机的苏联间谍

化解世界危机的苏联间谍   话说1918年11月,苏维埃共和国军事委员会确认了野战司令部编制,其中包括工农红军侦察机构力量和司令部侦察情报准备协调处。该处成为苏俄工农红军,第一个军事谍报机构及反侦察中心。由于该处的批准成立时间为1918年11月5日,所以,后来的苏联军事情报机构格鲁乌(ГРУ),即苏联总参谋部情报局的成立日定在这一天。随着时间的推移,格鲁乌演变为苏联总参谋部情报局,是苏联武装力量情报系统主要职能部门,简称格鲁乌(ГРУ...
阅读全文>>
2016年08月23日 10:10

俄罗斯伏特加的传奇

俄罗斯伏特加的传奇  

我侨居俄国期间,住在一位外交官家,此人酷爱喝伏特加(водка),有客聚饮,无客自斟。节假日喝酒,情有可原,非节非假,也推杯换盏,每喝必醉,每醉必唱,我依稀还记得几句他的唱词儿:“伏特加,是酒精,人人心知肚也明,你若斗胆碰一碰,必令眼花头也蒙。伏特加,力无穷,添精神展笑容,如此美酒伴一生,何怕没有好心情?”

这首小曲看似简单,却也说明俄国人与伏特加的关系。中国人对俄罗斯与伏特加感兴趣,经...

阅读全文>>
2016年08月15日 09:03

普京二女儿的政治经济学

普京二女儿的政治经济学 普京二女儿卡佳是俄罗斯摇滚体操之星

普京的二女儿女姓吉洪诺娃(Екатерина Тихонова),普京在家叫她卡佳,人前尊称她叶卡捷琳娜•弗拉基米罗夫娜。卡佳1986年8月31日生于民主德国达累斯顿(Dresden),因为那个时候,普京作为苏联克格勃驻东德站的谍报人员,常年在那里工作,所以全家都随他住在那里。

2002年,卡佳曾在圣彼得堡彼得里舒学校(Петришул)学习德语,这是一所非官方的中等学校,建于...

阅读全文>>
2016年08月05日 07:42

苏联天眼大谍之陨

苏联天眼大谍之陨   克格勃抓捕托卡乔夫现场照     苏联雷达工程师托卡乔夫(Адольф Толкачев,1927-1986),于1978年至1985年间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充当间谍,第一年的年薪就高达20万美元,甚于当时美国总统的收入。 托卡乔夫1927年生于苏联哈萨克斯共和国的阿克纠宾斯克市(Актюбинск),两岁时随父母迁入莫斯科,30岁时娶苏联女子娜塔莉亚为妻,岳父和岳母死于30年代斯大林的大清洗,托卡乔夫因此憎恶苏联,这...
阅读全文>>
2016年07月29日 08:21

巴别尔的肉欲与纯真

巴别尔的肉欲与纯真         1940年1月27日凌晨,行刑队枪决了作家巴别尔。此前几个小时,他在最后一次草草进行的审判中翻了供,否认自己是外国特务,也不承认有反苏行动,当初作出的针对自己和文艺界其他人的虚假指控是被迫的。辩解毫无用处。斯大林几天前就已经代表政治局,在包括巴别尔在内的三百四十六人死刑名单上签了字。   巴别尔活了四十五岁,大清洗不仅消灭了他的肉体,也把他未完成的手稿统统给毁掉了。他留下的作品不多,只有...
阅读全文>>
2016年07月22日 08:55

普京爱女玛利亚

普京爱女玛利亚   俄罗斯总统普京(Владимира Путин)与妻子柳德米拉(Людмила Путина)2013年6月在一家剧院公开宣布离婚。普京与妻子柳德米拉相识于1983年7月28日在苏联列宁格勒市结婚,婚后同舟共济30年,并养育一双女儿,大女儿玛利亚生于1985年,取名玛利亚是为纪念奶奶玛利亚•普京娜(Мария Путина),小女卡捷琳娜生于1986年,她的名字随姥姥叶卡捷琳娜•施克列勃涅娃(Екатерина Шкр...
阅读全文>>
2016年07月20日 07:56

拯救世界的间谍

拯救世界的间谍 超级间谍片科夫斯基临死前最后陈述   2013年8月1日,美国中央情报局技术分析员斯诺登(Edward Snowden),因为向《卫报》和《华盛顿邮报》泄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关于PRISM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而遭通缉,飞往俄罗斯寻求政治避难。这件事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冷战虽已结束,而间谍战却从未停休。第二,苏联虽已解体,间谍战角逐双方,依旧是美俄。 说来有趣,1990年柏林墙推倒后,首先为前途担忧,怕丢饿了饭碗的就是东西方国家的...
阅读全文>>
2016年07月15日 08:13

巴别尔:因为诚实而殉道

巴别尔:因为诚实而殉道   由旅俄作家、翻译家孙越重新翻译的伊萨克·巴别尔的战争小说《骑兵军》最近由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6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新译本首发式上,83岁的学者、翻译家蓝英年与孙越共同回忆了这部经典作品被译介的一些往事。 1987年,孙越开始翻译《骑兵军》。1992年,孙译《骑兵军》成为第一个汉语译本出版。 此后,孙越曾在苏联、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生活多年。2008年,他因翻译介绍俄罗斯文学而获得俄罗斯皇家协会授予的圣尼古拉金...
阅读全文>>
2016年07月08日 09:07

克格勃行刑队的故事

克格勃行刑队的故事     苏联时期,遍及全国的秘密警察机构都建立了行刑队,任务就是处决死囚。最近公开的档案显示,行刑队最大的刽子手叫勃洛欣(Василий Блохин,1895 -1955),因为他亲手处决的死囚多达2万人,苏联时代,提起勃洛欣的名字,足以令人毛骨悚然,甚至灵魂出窍。并列第二名的刽子手是马戈(Пётр Магго,1879 — 1941)和那达拉亚(Сардион Надарая,1903-?),他俩分别杀了1万人,可谓浑身上...
阅读全文>>
2016年07月06日 07:16

彼得大帝之死

彼得大帝之死   彼得大帝(Петр Романов),是世人熟悉的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他在位期间推行政治、经济和军事等西方化改革,最终使俄国走向强盛。然而,他的神秘死亡至今鲜为人知,他的故事仍在持续。 彼得大帝执政时间为1682年至1725年。史书记载,彼得大帝1724年夏季先患肾石病,后转为尿毒症,9月感觉稍好,但没几天病情又加剧。10月,他竟然不顾御医布留门特罗斯特的劝告,亲往拉多加运河(Ладожский ка...
阅读全文>>
2016年06月29日 08:58

苏联宇航员之死

苏联宇航员之死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Юрий Гагарин),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成为苏联第一名被宇宙飞船送入外太空的宇航员,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加加林并非苏联国家宇航员唯一人选,加加林身后还有无数整装待发的宇航员,甚至在加加林之前,苏联早期还出现过无数试飞员,但他们的名字由于种种原因,都从苏联宇航员的名单中被抹去,并逐...
阅读全文>>
2016年06月24日 10:54

我的巴别尔情结

我的巴别尔情结   前不久,有幸结识了文学编辑赵芳女士,她告诉我,她和丈夫都是巴别尔的崇拜者,在这个极度物质化的社会,他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令我动容。他们不仅读过我翻译的巴别尔小说《骑兵军》(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而且还赠送我一套美国精装版《巴别尔全集》(2002年版)。最近读到香港翻译家马海甸先生的文章,方知我获赠的美国版《巴别尔全集》,恰是我梦寐以求的那个版本,它由巴别尔女儿娜塔利娅•巴别尔编订,彼得•康斯坦丁翻译...
阅读全文>>
2016年06月17日 10:13

克格勃与毒药

克格勃与毒药   苏联各个时期的国家安全机构机构,都曾致力于研发病毒制剂和毒药,用于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苏联解体后,前克格勃中将苏多普拉托夫(Павел Судоплатов)发表一些列披露苏俄国家安全机构内幕的专著,如《特别行动。1930-1950 卢比扬卡和克里姆林宫》(Спецоперации. Лубянка и Кремль 1930—1950 годы)以及《侦察与克里姆林宫》(Разведка и Кре...
阅读全文>>
2016年06月10日 10:14

俄罗斯缘何流蜜之地

俄罗斯缘何流蜜之地   蜜蜂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数百万年前。蜂蜜在俄国乃非同寻常之物,不仅是美食,而首先是天赐神物。俄国人1000多年前开始采食野生蜂蜜的时候,发现它色泽晶莹剔透,味道甜美清香,且数量稀少不易多得,故而金贵。入蜂蜜还入药、入膳,具有养颜与保健等数不清的功能,1000年前,在俄国,谁家餐桌上有蜂蜜,竟被称作饕餮大餐。后来,蜂蜜逐渐成为俄式大餐的基本原料:俄式大餐主要菜肴都含有蜂蜜。此外,蜂蜜也是俄罗斯最古老、最流...
阅读全文>>
2016年06月03日 09:28

克格勃的诱惑

克格勃的诱惑     《圣经》的《士师记》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犹太人士师参孙,身体中凝聚着上帝赐予的伟力,他不仅可以徒手击杀雄狮,还可只身与以色列之敌非利士人战斗,甚至可用一块驴腮骨击杀1000个敌人。然而人性自有弱点,参孙背弃以色列律法和父母的劝戒,不仅娶了非利士女人为妻,甚至嫖妓。于是,非利士人利用女人大利拉色诱参孙,在床笫间套参孙的话,她获取了制服参孙的秘笈,为非利士人通风报信,告知他们如何捆绑和制服参孙,...
阅读全文>>
2016年05月25日 17:05

克格勃超级部队秘史

克格勃超级部队秘史   1969年,正是苏联国力不断上升,国际扩张日益加剧之际。3月19日,根据苏联部长会议(Совмин)指示,克格勃组建了一支秘密部队,以完成苏共所授予的超级任务,这支秘密部队的细节及其所作所为,直到2015年前后才部分曝光。因为这支部队在苏联解体后,依旧改头换面地存在,近两年,退伍老战士逐渐浮出水面,尽管保密条例仍在生效,但他们已经与社会开始有所接触,他们的故事也开始流传起来。这支克格勃超级部队,就是鲜为...
阅读全文>>
2016年05月10日 11:44

苏联之殇:核电之灾与昧了良心

苏联之殇:核电之灾与昧了良心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首府基辅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动力机组突发故障,发生剧烈爆炸,反应堆被彻底炸毁时释放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核电灾难,给苏联人的生命造成重大危害。 据2015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官方最新的统计数字,爆炸当日直接造成30人死亡,事故7年后共有7000人员死亡,20年后又有5.5万抢险者丧生,30多万人患辐射病死去,侥幸活下来的人,大都...
阅读全文>>
2016年05月09日 16:44

克格勃如何敲响海明威的丧钟

克格勃如何敲响海明威的丧钟   俄国文坛对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情有独钟,除了一版再版他的小说之外,从苏联时代直至解体后的俄罗斯,作家们每每聚会,张口闭口海明威,难道这些仅仅因为海明威是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之故?仅仅因为俄国作家也像海明威一样,对人生、世界、社会有着永恒的迷茫和彷徨吗?当然不是,俄国人的答案石破天惊,原来海明威曾经被苏联克格勃招募,曾是个实实在在的潜伏于美国的苏联间谍。 故事是这样的,最近...
阅读全文>>
2016年05月06日 08:44

贝利亚情史

贝利亚情史   贝利亚(Лаврентий Берия,1899-1953),不仅在苏俄,在欧美,甚至在中国,都是一个有知名度的历史人物:他是苏俄国务和政治活动家,苏联元帅,1941年受命出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44-1945出任苏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46-1945年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1952-1953年出任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成为斯大林权力核心的一员,曾经领导苏联发展核武器和导弹技术。他还曾出任国家安全总政委,是斯大林大...
阅读全文>>
2016年05月01日 09:25

俄罗斯女性的千年时尚

俄罗斯女性的千年时尚   眼下全球化恣意,你即使身处文化中心的莫斯科,进不对圈子,依旧看不到真正的俄罗斯时尚,就如观光客,看到俄罗斯满街的花花绿绿,误以为时尚,实际上摸不着头脑。十年前,我进入莫斯科神学院读书,接触了俄罗斯东正教教会群体,也亲身感受了俄罗斯传统时尚的魅力。 整个俄罗斯,人口1.4亿,东正教神职人员30万,教徒7000万。我个人的理解是,俄罗斯信众群体,是当今社会的基本构成,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代表着俄罗斯社会的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