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上篇)
敦刻尔克大撤退(Dunkirk Evacuation)发生于1940年5月25日,那时,英法联军被德国机械化部队击溃,德军将联军挤压在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敦刻尔克(Dunkirk),英法军队被迫实施了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他们利用各种船只将军队有生力量撤往英国,以40万部队抵挡德军8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壮举。 敦刻尔克的壮举也使我联想到1941至1942年,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Обор...
敦刻尔克大撤退(Dunkirk Evacuation)发生于1940年5月25日,那时,英法联军被德国机械化部队击溃,德军将联军挤压在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敦刻尔克(Dunkirk),英法军队被迫实施了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他们利用各种船只将军队有生力量撤往英国,以40万部队抵挡德军8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壮举。 敦刻尔克的壮举也使我联想到1941至1942年,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Обор...
苏俄街头流氓比沙俄时代更猖狂,这从他们给流氓团伙起的名字上即可见一斑,比如,“苏联流氓协会”“苏联酒鬼协会”“苏联二流子协会”和“中央痞子委员会”等。全国大城市的中学校园还出现了“青少年流氓协会”,他们竟然还选出了委员会,入会的人还得向委员会交会费。中学流氓集团对学校威胁很大,当年奔萨市数所中学就因为流氓活动猖獗而被迫停课。 苏联中学流氓集团犯罪表现在传播淫秽歌曲和顺口溜、在城市主要交通干...
苏联时代有一种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叫流氓罪。苏俄内战(1917-1922)结束前后,一些大中城市街头开始出现流氓团伙和犯罪活动,如打架斗殴、抢劫路人和商店等,这就是苏俄史上最早的流氓犯罪记录。档案显示,早在1920年,苏俄一些城市就发生过大规模的街头流氓事件,街头流氓事件参与人数最多时高达数千之众,街头流氓事件后来逐步升级为恐怖事件,如列宁格勒、奔萨和喀山等地,就发生过街头流氓扒铁路致使列车颠覆和冲击群众...
20世纪20至30年代,苏联开始在远东建立和巩固其侦察机构,并在内务人民委员会下设立了国家政治保卫局,其主要职能之就是国内国际的侦察任务。1923年,苏联军队推行改革,苏联红军在远东成立了“共产国际学校”(其旧址在今海参崴医学院),学制3年至4年。该学校除了招收本国学生,还招收中国、朝鲜和日本等外国学员,培养目标就是国际侦察员。 苏联本国学员毕业后主要去远东军区的陆军和太平洋舰队服役,外国学员学成返国之...
奇恰戈夫在远东建立东方学研究所,他不仅教育和培养年轻人,还身体力行地学习日语。他说,在远东研究日本并加强对日合作,对俄国有重要意义。同时期,中俄边界所发生的过境走私和红胡子匪盗事件也使他感到不安。 1902年10月15日,奇恰戈夫为打击中俄边境走私,颁布命令,规范和完善了中国人入境俄国的海关登记系统。圣彼得堡鉴于奇恰戈夫处理俄国边境安全事务成绩显著,1903年年初任命他为俄军独立边防团外阿穆尔地区首长...
在俄罗斯的新版史书中,远东滨海州总督奇恰戈夫中将的地位提得很高,被称作远东滨海边疆地区创建者,在构建俄远东国际军事前沿、发展太平洋沿岸科技与经济、创建俄国东北亚军事侦察系统,特别是防止日军在俄日战争中对俄国边界和中东铁路进行破坏等方面功勋卓著。奇恰戈夫是俄国获得世界奖励最多的军事侦察机构首脑,他除了俄国勋章外,还曾获得过法国、比利时、荷兰、奥地利、瑞士、意大利、土耳其、罗马尼亚、日本等国所颁发...
说来科年科娃也真不容易,她在美国工作的岁月里,一颗忠心献给伟大祖国苏联,却要以三种身份应对现实生活,一是爱因斯坦的情妇,二是科年科夫的老婆,三是苏联秘密间谍。 至于说爱因斯坦对科年科娃的克格勃身份了解多少,至今都是个谜团。莫斯科对卢卡斯的工作很满意,主要是因为科年科娃介绍爱因斯坦认识了苏联驻美国副领事米哈伊洛夫(Павел Михайлов),而且还不止一次。这件事在科年科娃的信件中都有提...
1936年12月20日,爱因斯坦的第二任妻子爱尔萨死于心脏病,就在她死前的一年,爱因斯坦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女人,她就是潜入美国的苏联克格勃科年科娃(Маргарита Коненкова),之后他们世间发生的事不啻于一部精彩电影。 他们的情史曝光,缘于1998年美国索斯比拍卖行(Sotheby)所展示的9封爱因斯坦私人信件,这些信写于1945-1946年之间,专家根据签名和内容确定这些信是爱因斯坦写给科年科娃的。专家指...
苏联克格勃爱因斯坦婚恋史踪调查和分析报告指出,爱因斯坦生活中爱火不断,但却充满了背叛。他的情感曲线一直如此:爱——背叛——再爱——再背叛。克格勃专家还发现,他与朋友之妻有染是家常便饭,这些构成了爱因斯坦的婚恋观与人性特质。克格勃研究专家说,爱因斯坦不尊重女人,他与她们建立的均是不洁关系。爱因斯坦与朋友之妻不仅属于不伦之恋,也凸显他对友情的背叛。爱因斯坦身后不少作者为之树碑立传,却鲜有作者洞悉他...
爱因斯坦与他的第二任妻子爱尔萨 根据苏联克格勃研究人员的结论,爱因斯坦没有一份爱情不是拖泥带水。他1897年因为恋上马丽奇而终止了与年轻女子温特勒的交往,温特勒虽然内心痛苦,却至死爱着爱因斯坦,并与他保持着通信往来。爱因斯坦和温特勒还会在一些私人聚会场合见面,他的小提琴与温特勒的钢琴依旧时常共奏一曲。爱因斯坦甚至在与马丽奇同居后,仍将他的脏衣服送到温特勒家,让她帮着洗。难怪有人说,爱因斯...
根据苏联克格勃最新解密的档案记载,爱因斯坦一向好色,使得苏联克格勃觉得有机可乘,决定利用爱因斯坦的人性弱点,招募他为苏联服务。此前,克格勃研究机构对爱因斯坦的婚恋史的细节、他与各类女性的接触过程以及他婚姻恋爱观做了大量发掘、考证和分析。
克格勃人员研究爱因斯坦家谱时发现,爱因斯坦家族的婚配史很奇异。首先,爱因斯坦家族流行近亲结婚,爱因斯坦的父母就是没出五服的表兄妹。爱因斯坦的叔叔娶了亲侄...
这是苏德战争期间严禁传播的20张图片,禁止的理由是,它们宣扬战争残酷和其他。这些照片是当年活跃在苏德战场上的各国战地记者拍摄的,时隔七十余年,阅后仍令人嘘唏。
苏联女游击队员
飞向斯大林格勒的炸弹。
1943年2月的德军战俘。
德军摧毁了房子,掳走了这些孩子的父母。1942年。
哥萨克军官检阅其部队。1942年乌克兰。
苏联女人向德军战俘挥舞拳头,1944年。
德军小战士听说家乡被盟军占...
美籍德国犹太人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因为创立了现代科学相对论,并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被公认是开创现代科学新纪元的人物,堪与伽利略、牛顿比肩齐名,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正如所有伟人一样,爱因斯坦的人生也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那就是,他曾经迷恋苏联雕塑家科年科夫(Сергей Конёнков)的太太,美丽的...
话说纳粹德国觊觎德黑兰,绝非始于“弗雷登塔尔部队”和空降兵。早在1941年春季就曾有一位宗教问题专家舒尔茨(Bruno Schulz)向苏联政府申请过境签证,他先乘火车抵达巴库,然后又坐船去了伊朗港口城市安扎利 (bandar-e anzali Map)。 苏联对外侦察局情报显示,这位舒尔茨旅行的终点站是德黑兰,他最终落脚于德国驻伊朗大使馆,与德国大使与商务参赞舒别克过从甚密。苏联人早就知道,舒别克是纳粹德国秘密特工,宗教专家舒尔...